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,是在2002年8月由原中國農業大學“電氣信息學院”與“信息學院”合并而成,目前是中國農業大學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。
學院在東校區(原電氣信息學院)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5年,當時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領導提議增設“農業電氣化系”并獲農業部批準。
1958年,“農業電氣化”本科專業面向全國招生。
1959年,建立農業電氣化系。
1978年,成立計算機專業和計算機站,后改名為計算機網絡中心;同年,開始籌辦“應用電子技術”專業。
1979年,“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”專業、“應用電子技術”專業開始招生。
1981年,招收第一批“農業電氣化”專業研究生。
1983年,“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”獲批碩士學位授予點。
1984年,“農業電子技術與自動化”獲批碩士學位授予點。
1985年,“農業電氣化系” 更名為“電子電力工程系”。
1991年,“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”獲批博士學位授予點。
1991年,獲批“農業工程”博士后科研流動站。
1992年,系改院,成立“電子電力工程學院”,下設電力工程、自動化和計算機工程三個系,增設“計算機應用”本科專業。
1996年,“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”學科被農業部評定為重點學科。
1996年,“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”專業獲批碩士學位授予點。
1999年,“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”學科被列入“211工程”重點建設學科。
1999年,設立“電子信息工程”本科專業。
2000年,“自動化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2000年,“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2001年,“電子電力工程學院”更名為“電氣信息學院”。
2002年,“通信工程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學院在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9年成立的北京農業大學(中國農業大學西校區前身)“氣象物理系”的“農業生物物理”專業。
1959年,“農業生物物理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1982年,“農業生物物理”獲批碩士學位授予點。
1987年,“農業生物物理”專業調整為“農業應用物理”專業。
1994年,“信息管理系”成立,“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1996年,“生物物理”獲批博士學位授予點。
2000年,“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”獲批碩士學位授予點。
2000年, “信息學院”成立。下設應用物理、計算機、信息管理三個系。
2001年, “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2002年8月,東校區“電氣信息學院”與西校區“信息學院”合并,“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”正式成立,下設電氣工程、電子工程、計算機工程和地理信息工程四個系。
2004年,“計算中心”并入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,學院西校區部分遷到東校區辦學。
2006年 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” 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。
2006年,“電氣工程”獲批一級學科碩士點。
2007年,學院搬入新建信電大樓。
2009年,“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”專業獲批教育部及北京市本科電氣工程特色專業。
2016年,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”獲批一級學科博士點。
2018年,“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2019年,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”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。
2019年,“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”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。
2020年,“人工智能”本科專業開始招生。
2020年,分別成立人工智能系、數據科學與工程系。
2020年,“電子信息工程”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。
2021年,“電子信息工程”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,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”專業入選北京市一流專業建設點。
2021年,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”專業通過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。
2023年,獲批“能源動力”工程博士學位點。
2023年,獲批“計算機科學與技術”博士后科研流動站
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主要黨政領導成員:
2002年 - 2003年 楊仁剛 高萬林 嚴泰來 陶 蘭 劉尚民 朱德海 杜松懷
2003年 - 2004年 楊仁剛 高萬林 劉尚民 朱德海 杜松懷 陳 昕
2004年 - 2007年 楊仁剛 高萬林 劉尚民 朱德海 杜松懷 陳 昕 葉海建
2007年 - 2013年 楊仁剛 高萬林 劉尚民 杜松懷 陳 昕 葉海建 張曉東
2013年 - 2014年 高萬林 王 勇 劉尚民 杜松懷 陳 昕 葉海建 張曉東
2014年 - 2015年 高萬林 劉尚民 杜松懷 陳 昕 葉海建 張曉東
2015年 - 2019年 高萬林 劉尚民 杜松懷 陳 昕 張曉東 張 漫
2019年- 2020年 張 漫 景 發 杜松懷 李振波 秦 穎
2020年- 2023年 張 漫 景 發 李振波 秦 穎 井天軍 林建涵
2023年- 至今 張 漫 陳英義 李振波 秦 穎 井天軍 林建涵